盛夏七月,正是踔厉奋发的好时节。公司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作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要求“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总书记围绕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公司更好、更快、更稳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指明了前进方向。
公司在新征程中勇当创新驱动的排头兵,制定科技创新战略,深入探索总结海外投资规律,在科技创新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上,主动“解方程”“搭平台”“合资源”。
走好这条“必由之路”,公司主动“解方程”
面对高质量发展这道“必答题”,公司牢牢抓住创新这个“X”要素,交出创新发展“高分卷”。
七月,盛夏的老挝南欧江集控中心一片繁忙景象,大屏幕上各个电站监控实时更新,现场指挥调度有条不紊,各项管理数据鳞次栉比……南欧江运维中心正是公司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1年底,随着南欧江二期电站全部投产运行,公司创新实行“八站一中心”联调联运,实现统一监控、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在实现节能增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综合效益的同时,为南欧江全流域发电、防洪及生态环保的优化调度发挥了积极的辅助决策作用,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和梯调管理提供了现实案例。
2023年6月10日,电建集团(股份)公司组织召开科技项目结题验收及成果鉴定会,公司申报的《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站气象水文预报及多目标联合调度智能化系统研究》课题获得专家评委一致同意通过结题验收,认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惟有创新才能掌握海外市场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公司坚持发挥好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为市场开发、项目高质量建设运营提供了科技支撑。
走好这条“必由之路”,公司主动“搭平台”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平台则是输出动力的强劲引擎。公司把脉新技术新趋势,结合公司的实际业务特点,构建一系列科技平台体系。
7月1日,随着海投昆明公司首笔业务单据进入公司财务共享中心任务池,标志着公司首家单位成功实现财务共享系统上线运行,公司财务共享建设完成阶段性建设目标,为后续公司全级次单位上线财务共享系统积累宝贵经验并奠定良好基础。
公司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安排部署,践行集团公司“数字电建”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下好“先手棋”,练就“基本功”,建好“大平台”,正是公司科技创新的路径与钥匙。公司坚持以目标为导向,结合公司管理需求,实现了平台系统的高质量建设。
目前公司以有海外能源投资企业智能合规管控数字赋能平台、海外项目运营监管平台、跨境物资供应链一体化管控平台、科技进步管理系统等10多个数字平台,全面服务于公司总部国内业务和“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和地区的项目,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管控效能和经营管理效率。
走好这条“必由之路”,公司主动“合资源”
公司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始终打好创新资源整合、创新资源共享这套“组合拳”,与驻在国政府、高校、属地民众形成强大合力,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6月21日,印尼明古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卡马尔博士到明古鲁项目开展调研,希望双方进一步开展管理型人才的培育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优势互补,促进高质量发展。
霖润他人方成大美。在老挝,巴基斯坦、缅甸、澳大利亚、波黑…… 每年有多家学校、团体和政府部门走进项目一线学习交流。通过不断统筹整合创新要素,公司已经形成资源聚集、政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形成良性循环。
科技合作持续优化——公司联合集团成员企业,知名高校、研院所、设备厂家开展产学研合作,逐步形成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科技创新模式。
合作关系密切顺畅——公司海外各项目保持与属地政府的沟通交流,与相关方的紧密联系和互动,最大程度释放项目建设、运营、属地化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红利。
创新人才活力奔涌——联合驻在国举办专业技能属地化培训班,资助留学生到中国留学深造,以“开放日”方式邀请当地学生参观学习。
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中国电建海外投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